小编于2014年进口日本ARCHET爱尔莎琴弓回台湾后,有很多的顾客来电询问一些关于琴弓的细节问题,但由于ARCHET琴弓型号非常多,对于很多顾客专业的问题小编实在也答不出来,所以只能很频繁的跟日本ARCHET工作室求教,经过两间公司三年来的交流后,ARCHET社长决定邀请我们公司去参观他们设在神奈川县的工作室,且同意我们可以在工作室里进行拍摄。

在这次参访前,我们两间公司间互相沟通了非常长的时间,大约是两年。最后日本ARCHET发给了我们一张行程表,上面密密麻麻、从早上几点几分在哪里集合、搭火车、用餐、要参观那个部门、到时会有谁出面接待、吃饭时间、开会时间等规化的井井有条,执行力是以分钟在计算,这让小编感觉到日本文化的严谨跟细腻。

四月的日本正好是樱花季,在东京街头随处可看到盛开的樱花;马路上基本上看不到招牌或是贴在墙上的小广告,这是在等电车时看到的美景。

ARCHET工作室位于距离东京外搭乘高铁约40分钟车程的神奈川县小田原市。


询问了ARCHET的员工为何工作室不跟市中心的展示厅设立在同一个地方,这样不是比较方便吗?他们告诉小编东京市区内的生活步调实在太快,如果把工作室设在东京市区内,师傅们会很难用心把工作做好,所以特别挑了神奈川小原市这个地点盖工作室,工作室的后面可看见富士山,前面则是海湾,风景非常好,是一个生活步调非常慢的地方,很适合制作精密的工艺品。

目前ARCHET木料平均的库存时间是使用20至30年间的巴西苏木,如果对木料的储存时间没有概念,小编可以给大家一个平均值,一般大陆杂牌弓木料储存时间大约是3个月以下,且使用烘干室烘干,木料基本上是随到随用,所以变成使用一段时间后琴弓通常会变形,最后只能沦为消耗品丢弃再买新的。
关于ARCHET目前的木料储存量,他们告诉我就算现在停止进口,也还可以再卖15年都不会有木料缺少的问题,而且每一份原料都是社长亲自在巴西选购的,社长告诉小编他曾经在巴西,七天内选了两万多份的木料。
ARCHET的琴弓制品就算是入门款也全部使用巴西苏木,且天然烘干、绝不使用机械烘干。神奈川县在冬天的湿度大约只有10-20%非常低,比起低纬度的国家来说,日本在木料储存上确实是有优势的,您想想木料在湿度10-20%的神奈川放20-30年,那要有多干呀,小编见到有些木料都已经老到发黑了。
为何ARCHET公司第一样就先展示木料的储存量让小编看?因为那是一间「制弓公司」命脉跟实力的展现,如果没有良好的木料,想要做好一把好弓都是空谈多数的,他们使用了巴西的苏木Pernambuco,但现在巴西政府已禁止砍筏跟出口了。
换句话说现在就算有钱也很难买到好的巴西苏木,以制弓来说对材料的要求非常高,市面上除了有品牌的制弓公司外,基本上很少有人可以这样大规模储备这些木料,特别是对杂牌弓的制造商来说。
买一把弓回去将来会不会断并不是马上看的见,多数的店认为只要卖的时候没断,银货两讫即可,但这并不符合日本的精神,他们是要制作一把能传承的弓,而不是做一把将来会被丢掉的琴弓。

这是Archet储存鲸鱼的胡须,非常珍贵只使用在高级的SONORE跟大濑国隆的特级品上所使用的镶线。
看完木料储备后,有三十年以上制弓经验的工房长铃木忠先生带我们进入ARCHET工作室,他们从琴弓选取木料开始一步步向我们展示ARCHET制作工序,首先是挑选合适的材料。ARCHET的弓共有四个重点要求,再来会跟大家一一介绍。
选料

这是制作一把好弓的第一个步骤,木料的纹理一定是越直越好、越直越强壮,将来也不容易断裂,但如果要把一棵树最直的部分挑出来,那当然是有限的。简单一点说如果要把最好的部分选出来,那就要牺牲很多木料。
例如讲究一点劈可以劈出三把弓的木料,其他部分因为木纹不直就被淘汰,但有些工作室为了节省材料,硬是不管木纹的弯曲,劈了十把弓的木料,也就是说有些弓的纹理不是全直的,所以一把弓从开始选料的第一步,很大部分就已经注定了它将来的质量。
以市场上最廉价的大陆弓来说,不太可能以ARCHET这种要求下去挑选,一定是有料就劈不管纹理是歪或是直的,因为廉价弓追求的是最大值的产量。

抗弯程度
选完料后就到了粗胚的阶段,每一把ARCHET的琴弓一定都会经过强力的破坏性抗弯测试。

这台机器是在初胚时用来作为抗弯测试机器,机械会把弓向下压到某个程度,假设硬度不够的巴西苏木当场就会被机械压断,在每把ARCHET弓的制作的过程中,在初胚时共需要做四次的抗弯测试。
这种测试一般杂牌弓是不可能做到的,因为他们告诉小编这种破坏性抗弯测试耗损率大约是百分之20至30,要损失近三分之一的珍贵巴西苏木去做这种筛选,成本实在太高,但这也是品牌的价值所在。
ARCHET每一把弓在出厂前,必须通过破坏性的抗弯测试才能交到消费者的手上,但小编感觉ARCHET的员工在介绍这个细节的时候,一点也不觉得做抗弯测试有什么大不了的,他们认为只是按照制弓必要的流程在制作,不然到消费者的手中断掉了怎么办。
因为小编曾经也在中国制弓工作室住过几天,看到中国师傅在制作弓时能小心则小心,如果弹性测试时弄断就倒楣了,反正卖到消费者手中时,弓是完整的没断就好;如果是消费者自己弄断的,就不关他的事了,虽然都是制弓,但理念上却有截然不同的差异性。
一般消费者也不可能知道自己买的弓是否有做过破坏性的压力测试,因为小编认为每一位卖弓的琴商 应该都会挂保证,说自己卖的弓一定有做过抗弯测试吧 !!
木料传导性

当全部的木料都通过破坏性的抗弯测试后,再来要测木料传导的数据,因为关系到弓在拉奏时的反射程度,通常是演奏者最能感受到的重点,一般小工作室是不会有那种机器的,因为要价太贵。
上图就是用来测量木料每秒振幅的精密仪器,只要是制作高级弓的工作室都必须要有这种仪器,才能测出木料精准的震幅。
因为ARCHET必须在弓没还制作前先判断这根木料要制作成哪一个等级的琴弓,也就是我们说的一分钱一分货,必须用科学的方式讲清楚。一般大陆弓只能靠有经验的师傅用手弹几下,靠震动来判断优劣,因为这仪器的单价太高。
这台机器对消费者来说其实是非常好的仪器,因为无论什么名弓它都能赤裸裸的测出真实的数据,但问题就是目前仪器的造价太高,还没办法普及化,如果这台机械能像「体重机」一样普及化,那消费者也不存在着跟琴商间资讯不对秤的问题了。
木料的重量和密度

木料的重量跟密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,无论是太重或是太轻都不行,用精密仪器测出传导的数据后可以判断等级,所以把马尾库放在电子秤上一起秤重,把过轻或是过重的木料再做一次淘汰。一般来说杂牌弓为了节省材料都会不管重量和密度,做下去再说,这就是为何市面上有很多过重或是过轻的琴弓。
精密的电子秤现在已经普级化了,只要有兴趣把自己的弓放上去一秤,就知道自己弓的重量是否有在合理范围内。
外观
以木料的外观来说,这个是多数消费者与琴商间完全没有资讯不对称的项目,因为假设木料上有木节或是黑线,这完全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没在分内行外行,但是有些木料因为有「木节或是黑线」,但是机械测出来传声数据还是非常高,哪可能会帮它降一级,例如从1003归类到1001也算是非常公道。
以ARCHET的入门款来说,1005以下是由流水线制作,而1006到SONORE等级只有工房里超过30年经验的三位师傅制作,一位是厂长铃木先生,其他两位就是得过VSA最佳工艺奖的蒲田悟史和竹田仁,我们去参观时见到他们真的在工作室里,用流利的英文跟我们说明他的工作内容,也就是说1006等级的弓已经出于VSA金牌大师之手了。

这是铃木厂长正在把弓刨到合适的粗细度,一边刨一边测量。

在重量跟弧度完成后还是要做最后一次的抗弯强度破坏性测试,在这个阶段万一真的断了,前面全部的工作就白费了,见到压力机器把弓压下的弧度真的非常非常的大,绝对超过一般演奏状态的很多倍,大到看了都有点害怕看到那种最低点的弯曲弧度,其实ARCHET制作的每一把弓真的可以放心,因为在那种张力情况下如果都不会断,那以后使用者无论再怎么使用应该都不会断了。
ARCHET的弓毛是在一个设定好湿度的房间内绑的,针对不同出口国所需要的长度做调节,而这次我们去访主要目的也是要让ARCHET知道台湾冬天跟夏天的湿度,让他们知道在夏季跟冬季寄来台湾时应该要绑多长,假设在没有提前设定长度的情况,通常从日本寄回台湾两天内弓毛长度会因为湿度而起一定的变化,变成不是太长就是太短。

最后我们在ARCHET的工作室大厅展开临时的会议,由厂长说明任何关于ARCHET工作室的疑问,在工作室的一角发现一面墙上有ARCHET爱用者的签名,但上面多数是日文所以小编没办法理解上面有哪些名人,只能介绍小编看的懂的使用者。

但看到这张签名,以为是看错了,上面居然有小提琴大师祖克曼的签名,原来小提琴大师祖克曼也用ARCHET的弓且还留下签名,而当年祖克曼使用的弓是大濑国隆在ARCHET工作室里所制作的小提琴金弓,真没想到祖克曼会用日本大师所制的弓,小编一直以为像那样的小提琴名家一定是用欧洲的历史名弓。

这是历年来ARCHET工作室里的几位成员在各国际赛得奖的作品弓,其中最高荣誉是大濑国隆在美国VSA大赛的大提金牌弓,与竹田仁、蒲田悟史同时赢得第22届的VSA的最佳弓艺奖。看到这边已经心理有数,这间在日本神奈川工作室外观并不起眼,但绝对是一间世界顶级的制弓工作室。

日本ARCHET精神与态度
在这次的参访ARCHET工作室中发现了三件事,日本文化跟台湾文化有很大差异的地方,想在这边跟大家分享。
第一点 专注力
因为在参访时也是ARCHET工作室的工作时间,全部的师傅都很认真的在工作,整个工作室里十几个师傅没有任何一个人在聊天说笑,只有工具操作的声音;也没有师傅因为我们公司的来访而多看我们一眼,我们参访的一群人就像穿了隐形斗篷一样穿梭在工作室里,ARCHET员工这种工作的专注力实在太强了,如果换成是在一般台湾的公司,小编认为一定会有很多人在东张西望。
第二点 精准
当时我们去拜访ARCHET东京店总部时,约好是九点半,但因为听说日本人比较守时,我们决定提前五分钟到,心里想绝不能迟到。提前五分钟到后,却被请到会客厅里坐着喝茶,然后接待人员就跑了,当时小编心理有点不舒服心想怎不是提前准备呢?
然后接待员准时九点半出现,全部的行程都是把时间控制的非常精准,后来才理解原来这是日本文化。到了神奈川工作室每一样工序的示范,就算提前做完大家也一定看着时钟,一定要按计划表上的时间进行,不能早也不能晚以秒为单位在计时,期间出现了很多尴尬的场面,就是大家你看我、我看你的,但时间没到就是不能开始,这种日本工作室文化小编算是长见识了。
第三点 礼仪
当我们离开工作室时厂长亲自出来送我们上车,不停的挥手跟我们说再见,小编也礼貌性挥手回礼,但车一开动两秒后小编就关窗跟同事聊天。
这时问题来了,车已经开远后同事告诉小编厂长铃木先生还在原地挥手,回头一看,天呀!车已经开超远了,铃木先生真的还在原地挥手,突然觉得应该快点开窗再跟他道别一次,但这时车已经转弯看不到铃木先生了.......
天呀!铃木先生一定觉得我们很没礼貌。
后记
坦白说当初在小编还没参观ARCHET工作室之前,觉得入门款一把弓要台币一万多元觉得有点贵,但在亲眼见到那么多的测试跟严格的筛选材料、再亲眼见到大师的镶线弓艺,对ARCHET的订价有了新的认知,反而觉得其实真的不贵,因为这绝对是一把耐用且值得收藏的弓。
从一开始选择材料的起点跟一般大陆弓就不一样,制作的方向也不一样,ARCHET工作室所制作的弓是耐用的工具与工艺品概念的结合。
一般没品牌的大陆弓也就是类似饭店的牙刷用完就丢的概念,在不同的制作理念下所制作出来的弓,其实完全没有可比性,只能说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。
2017年ARCHET社长访台时,小编也再次表示很认同他们制弓的理念,随口问了下,ARCHET琴弓做出来后在日本应该不会断吧?但社长很惭愧的说这十年ARCHET入门等级还是有被消费者弄断的,大约为百分之0.02之间,就是一万把断两把的意思,因为有些木料弯在里面肉眼无法看见,但ARCHET提供一年原厂保固,只要一年内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的断掉,无条件换新品。
最后希望大家喜欢这次我们公司参访的内容。
▲日本知名国际演奏家三浦文彰参访Archet工作室的记录片。